查看原文
其他

丹凤救助站的故事——献给丹凤救助站工作人员

2015-01-22 丹凤 丹凤论坛

一则丹凤县救助站救助越南籍孕妇范氏酸的新闻报道,让一直不为人们熟知的丹凤救助站走进公众的视野。小小的救助站里,有这样一群人:喜庆的节日在办公室里吃着泡面值班,寒冬的腊月每晚拿着手电筒照遍城周每一个桥洞,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带回救助站。在他们的眼里,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流浪者都是亲人,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照顾好他们,是自己的工作职责。

除夕夜巡查忙

2013年除夕晚8点多钟,站长刘亚军照例进行夜间巡查,走到丹凤县城河南职中附近的垃圾堆时,手电筒的光一闪,他看到垃圾堆里有个黑影。“周围一团黑,我喊了一声,他张开嘴,牙是白的,我才确定是个人。”刘亚军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说,一些流浪者饿极了便在垃圾堆里找吃的,困了就睡在垃圾堆里,如果夜间不把他们带回救助站,很有可能被冻死。“简单交谈后,我发现这人说话不清楚,可能是精神病人。他身上也没有啥证件,我赶紧把他带回救助站,给洗了个热水澡,买来方便面、面包招呼他。”刘亚军说,这名男子整晚都不睡觉,一直吵着要走,他只好耐心地做工作,连上厕所都得跟着,怕发生意外。

近年来,刘亚军和6名工作、护理人员基本上没有享受过节假日,街头巡查、护送,救助救治流浪人员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每到寒冬腊月,他们都组织工作人员日夜巡查,尽最大可能让流浪人员及早得到救助。

救助站承担着流落街头、居无定所、生活无着落的城乡流浪人员以及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抢被盗、社会弃婴等人员的救助。除了安顿这些人员的饮食居所、疾病治疗护理之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找寻家人,安全送其回归家庭。

2011年10月,工作人员在街上巡查时发现存在智力障碍的流浪女子俞某,他们把她暂时安顿在铁峪铺区域敬老院,时常探望她,陪她聊天,希望能发现有用线索。一年多后的2013年2月,刘亚军突然从俞某的嘴里听到了一个词——朝天,他认定这个词肯定与俞某的家有关,经过仔细查看全国地图,在四川省版图上发现了一个叫朝天镇的地方。他们马上与四川取得联系,向镇上的每一个村子打电话打听,打了30多个电话终于有了消息。刘亚军说,“我跟人家套近乎,请人家帮忙,一边给那边发照片核对信息。”最后终于找到俞某的家人,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护送俞某回家。到了家里,她的两个娃特别激动。告知工作人员母亲已经失踪了两年,以为再也找不回来了,感谢丹凤救助站这么尽心照看。

工作人员成陪护

“千里寻亲得相逢,万分心急表感谢。”落款四川省江油市二郎庙镇敬某。这是挂在丹凤县救助站救助大厅里的一面锦旗上的内容。事情发生在2013年3月21日,一大早,在竹林关沪陕高速苏沟口,有群众发现一产妇在此处生下一名女婴,立即报到竹林关镇政府。产妇与婴儿被紧急送往竹林关镇医院,与此同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马不停蹄地赶到。考虑到镇医院医疗条件差,产妇身体状况不稳定,救助站工作人员第二天立即把她们母女送到市妇幼保健院。

从范某和婴儿一住进医院,救助站工作人员王朋便没有一刻停歇过,为了更好地照顾产妇,站里给他在医院租了个床位,24小时守在医院那里,由于与其言语不通,也无法联系其家人,只能用动作和表情安抚她。一天早上,工作人员王朋买回稀饭,她情绪不好,喂饭时直接把饭就甩掉了。他赶紧把地上的饭收拾干净,又跑出去买了包子,她还是不吃。正在发脾气时,政府给请的翻译人员赶到,经过一番交流,产妇说想吃米饭。王朋如释重负,赶紧到医院的灶上请人给产妇专门做了米粥。在照顾过程中,他们无意中在其穿的男式皮夹克里发现了一张彩超检查报告单,上面显示是江油市二郎庙镇卫生院,姓名为敬某。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与其丈夫取得联系。27日,敬某的大姐赶到医院见到了弟妹。“当她大姐一进门,她立刻就笑了,我们站在旁边都感动得很,心里也高兴,终于帮她找到亲人了。”王朋说。敬某看到产房里的妻子和在保温箱里安睡的孩子,激动地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连声感谢。

2013年5月15日,早晚的气温还比较低。救助站接到群众的电话,说在自来水厂附近的涵洞里发现一弃婴,装在一个方便面箱子里。工作人员赶到时,孩子在不停地哭。男婴被他们送到丹凤县中医院,医生的诊断为脊柱膜突出,孩子的伤口流脓,情况非常严重。“这娃住了好几回院,都是我们在医院陪护。医院里医生、护士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帮忙照看娃。”工作人员介绍,孩子的父母一直都没有找到,救助站将孩子送往福利院,每月定期都去看。孩子的奶粉、衣服、鞋袜都是救助站的女同事买好给送去的。在别人眼里弃婴都有缺陷,但对救助站干部来说,这些弃婴都是小天使,都应该得到很好的照料,快乐成长。如今,救助站送往福利院代养的28个孩子,最大的已经5岁,这些孩子也把他们当成了亲人,每次看到他们,就会围上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真诚换来信任

刘某今年72岁,常年生活在丹凤县城。他白天以捡破烂为生,晚上住在资峪桥下的一个小破房子里。工作人员讲到:“他开始不是很信任我们,每次我们去看他,他老远看见就躲出去了,我们只好放下带去的生活用品离开。有时候还骂我们。按规定,人家不愿意到救助站来的话我们得遵从本人的意愿。”

虽然与刘某的接触时常碰壁,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总是定时给他送去生活必需物资,保证他的基本生活。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看着刘某还光脚,大家赶紧买双棉鞋给送去。长期的照看和相处,刘某慢慢地对工作人员的态度变得和善了。“2013年冬天,有一天我去看老刘,他心情不错。我就和他话家常,咱们认识这么久啦,啥时候也去你家里看看。他这才说他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老刘说他一直不愿意到救助站来就是害怕我们把他送回去,这么长时间他知道我们是好人。”刘亚军介绍说。

他们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次一个河南孩子的家长来丹凤接流落此地的儿子,救助站工作人员问好火车的车次到车站举着牌子接人却没接到,打电话还关机了。后来公安局打电话到救助站核实情况时他们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以为是骗局,先跑到公安局去了。

2013年,丹凤救助站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856人,救助658人,其中精神病人10人,危重病人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出生仅仅几天。

不是亲人胜亲人

“我现在都有点后悔把那个俞某送回老家了。他们那边的条件差,她回去日子可能不怎么好过。如果上了咱县户口,住在敬老院,她能被照顾得更好的。”刘亚军和同事的一句闲聊让记者深切感受到他对流浪人员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牵挂。

一次,救助站的淋浴器坏了,工作人员冀建勋就把流浪者接到他家里去洗澡。还有一次,救助站救助了一个女孩,把女孩送回家后,刘亚军发现女孩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就主动帮她家申请低保,跑了一次又一次,有人就觉得挺奇怪的,开玩笑问他,“老刘,你对这事咋这么上心呢,该不是你的亲戚吧!”刘亚军笑着回答,就是,可怜人都是我的亲戚。

多少次,他们连夜驱车几百公里送流浪者回家;多少次,他们冒着大雪送重病流浪者去医院;多少次,他们面对流浪者的谩骂甚至被砸伤的危险,但只要看到流浪者,他们都会耐心劝说,将他们带回干净温暖的救助站,帮他们洗澡,给他们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帮其铺好舒适的床铺,给予他们家的温暖,亲人般的关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